发病规律:榛子白粉病是种真菌性病害。病菌在叶片、芽和新梢病部越冬,第二年春季产生孢子散发出来,借助风力传播到榛树上引起初次浸染;生成白粉后,能多次传播浸染。榛树染病时往往由中心病株丛开始向四周蔓延,如发病条件适宜,则传播迅速。辽宁南部于6月份发病最重;辽北多发生在7月间。在植株过密、通风不良、土壤黏重、低洼潮湿的条件下,均有利于该病的发生。防治办法:发现榛子白粉病病株丛,应及时清除病枝、病叶;如果是中心病株,则要将其全部砍掉,减少病源。对于过密的株丛可适当的疏枝间伐,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,增强树体抗病能力。药剂防治:在萌芽后展叶前,可喷1次0.3~0.5波美度石硫合剂。5月初可喷保护性杀菌剂百菌清800倍液,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发病期,喷15%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,5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~1000倍液,或50%倍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~1000倍液均可。7~8月份如果雨量偏大可再防治一次。以免发生病害。15141901958 www.zhenzimiao.51sqw.com